1979年2月19日,163师向越军“鬼屯”炮台发起攻击。经2天激战损失惨重,关键时刻一支前老汉毛遂自荐,引导部队全歼800敌兵!
这个阻挡我10余万大军前进步伐的炮台为何难以攻克?一个后勤支援的老汉又是怎样戏剧性解决这一难题的呢?
据统计,在越南战争期间,中国自己勒紧裤腰带,援助越南的物资合计有43亿元。包括:数百万枪械、数万火炮、近千坦克和装甲车、上百架飞机和舰艇……
为此,胡志明曾感激地说:“友谊之光,万世长存”。言犹在耳,然而数年后,“农夫与蛇”的故事还是上演了。
赶跑了美国人,越南人自我膨胀了,开始频繁在中越边境挑衅滋事,甚至炮轰我国边民。
为了打击越军的嚣张气焰,维护中国的切身利益。1979年2月17日,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!
前两天,十万大军一路推进到达越南同登,越军残部不得不退到鬼屯炮台固守待援。说起鬼屯炮台,在越南可是大名鼎鼎!
上世纪40年代,法国人为了防止日军的进攻,耗时三年花费巨大的人力、物力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。
据历史资料记载,鬼屯炮台长70余米、宽40多米,外围是钢筋水泥浇筑的墙体,厚度达到3米,可以抗住120mm重炮的轰击。
炮台内共有3层,上面两层在地上,第3层深藏地下,中间是一条专用的通道,两侧分布着功能不同的房间,有指挥室、厨房、储藏室、卧室、弹药库等,最多可屯兵2000人。
堡垒总共有四个出入口,炮台顶部隐蔽修建若干透气孔。当工程完工后,堡垒密布300个射击孔,交叉火力网令人望而生畏,法军指挥官曾骄傲地称其为小“马奇诺”防线。
二战末期,法军一个营(350人)曾依靠鬼屯炮台阻击日军一个联队(3000人)长达一个月之久。如果不是弹药耗尽,法军再坚持数月都有可能。
由此看来,法国人夸赞鬼屯炮台之坚固也符合事实。
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,越军退守此地,扼住交通要道。其军官曾放出狠话,要把这里变成敌人的修罗场。
进攻方,是55军163师489团3营,总兵力大概500人;防守方,是越军12团4营、公安边防连和部分民兵,总计800余人。
鬼屯炮台地势险要,是我军前进路上的一颗“毒瘤”!如果置之不理,会对我军后勤运输造成致命的威胁。
2月19日上午,接到上级命令,3营在师属炮兵团的配合下对鬼屯炮台发起了第一次强攻。
82炮和火箭筒打到碉堡的外墙上只能留下一些白点,动用加农炮轰,也仅是炸出几个小窟窿,对整个炮台的防御来说毫无办法。
军令如山,按照制定的作战计划,炮击后步兵开始进攻。3营先后派出3个突击队,向越军阵地发起了连续冲锋。结果牺牲了数十名战士,依然无法攻上越军阵地。
战斗还在持续,大量伤员被转送到后方医院救治,鬼屯炮台战斗之惨烈也被传得人尽皆知。
当时,支前群众何国安(电厂工人)了解到这个情况,不禁感慨万分。
38年前,何国安旅居同登,却被法军拉了壮丁,强迫去修建鬼屯炮台。这一干,就是整整3年。因此,何国安对整个防御工事的结构了如指掌。
何国安看到战士大量伤亡,当即向上级申请赶赴前线,他要尽自己一切力量帮助战士们拔掉这颗钉子。
“我当年被法国人抓去修建同登炮台,它的整体结构我熟悉,派我去前线吧,说不定能帮上忙!”
就这样,经过层层上报,何国安很快被调到前线,鬼屯炮台也即将迎来末日。想要从外面攻入防守严密的堡垒,势必要付出巨大牺牲。
何国安立即向团长建议:找出炮台顶上隐秘的天窗,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入手,才是最佳攻克炮台内部的捷径。
为此,他要随战士们一起攻上碉堡顶部,并尽快找到通风口。
2月23日,在数辆坦克的掩护下,3营付出不小伤亡的代价,才将越军外围阵地全部扫除,最终攻上鬼屯炮台顶部。
何国安冒着枪林弹雨跟随战士们冲上了炮台顶部,最终找到了2个伪装成自然洞穴的通风口。
2月25日,163师调来了3吨汽油和12吨炸药,出动工兵先是炸塌了炮台4个出入口,然后从通风口灌入汽油和炸药,立即对炮台内部实施了大爆破。
“轰隆隆”的爆炸声连续不断(弹药库殉爆),这个坚不可摧的堡垒,转眼间灰飞烟灭。800多越南守军仅活着跑出来一个参谋,成了俘虏后,他交代了鬼屯炮台内的详细情况。
广西凭祥发电厂的何国安因在此战中主动请战,冒着生命危险带路找到炮台的两个隐蔽“天窗”,为摧毁越军炮台作出重大贡献。因此,他荣立个人“一等功”,并获得国家颁发的“支前模范”称号。
虽然敌人顽强抵抗,我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,但只要我们万众齐心,就一定能找到敌人的弱点,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40余年,谨以此文,追忆那些流血牺牲的英雄!
越军何国安越南鬼屯炮台炮台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